DD海配
全国服务热线
13655495918

襄阳又落一子,东风再战新能源

   2023-02-20 中国汽车报1660
核心提示:2月2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省襄阳市签署《襄阳市人民政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和《
 2月2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省襄阳市签署《襄阳市人民政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和《襄阳高新区管委会东创紫联(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进区协议》,总投资53.1亿元,推动东风EV新能源乘用车导入襄阳生产。全力向电动化转型,能否助力东风顺利实现今年35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东风新能源存在感不高
根据协议,东风将在襄阳投资建设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该项目将作为东风EV新能源乘用车基地,后续将导入东风自主研发S31全生命周期车型(年型车、改款车)。据了解,S3平台为东风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架构,主攻品质纯电小车市场,具有性价比高、续驶里程灵活度高、电池架构拓展性高的特点。S31车型为东风EV新能源S3平台首款车型,定位“宝妈轻纯电闺蜜”纯电小车,将于今年正式上市。
围绕东风EV新能源乘用车基地,双方还将在襄阳建设新能源乘用车配套产业园,推动配套企业集聚襄阳。预计2028年底,项目累计实现整车销售额450亿元,累计带动零部件实现销售额285.23亿元,整车和零部件带来就业岗位1.05万个。
实际上,除专注小型纯电汽车的东风EV新能源,东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甚广。负责自主品牌的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柳汽等子公司旗下均有新能源乘用车在售。此外,作为东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投入最大的品牌,定位高端市场的岚图汽车也不容忽略。据了解,仅2022年,东风便有岚图梦想家和追光、东风EV纳米BOX、东风风神全新E70、东风本田e:NS1和新享域混动版、东风日产艾睿雅、启辰D60EV、富康ES600等10多款新能源产品上市和发布。可见,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实现低中高端齐发力。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东风自主乘用车销量68.5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方面,东风新能源汽车去年全年销售47万辆,同比增长1.6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2.4万辆,同比增长157.2%。尽管去年全年销量实现翻倍增长,但今年却未能迎来开门红。根据东风集团股份发布的公告,公司2023年1月汽车销量为10.81万辆,同比下降64.4%。公司的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月销量12.46万辆,同比下降63.5%。公司的附属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量5468辆,同比下降68.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71万辆,同比减少19%;销量1.21万辆,同比减少38%。
值得一提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岚图汽车,走势较为低迷。2022年,岚图汽车全年销量仅19409辆,并未完成确立的3.1万辆预定销售目标。今年1月,岚图汽车仅交付1548辆。“岚图在专业人士里口碑不错,但产品设计、技术实力表现都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之处。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没有突出优势就容易被淘汰。再加上它在营销上的投入不够,才导致现在不容易打开市场。”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说道。
 加码布局 新能源渐成东风主战场
按照东风“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东风旗下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100万辆。为了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产品知名度,打响东风新能源汽车的招牌,东风旗下各品牌均开始加足马力,在2023年加码电动化转型,计划打一场“翻身仗”。
据了解,东风EV新能源去年全车型实现全年销量突破3.5万辆,12月销量更是跻身当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前十之列。为进一步扩大产品影响力,东风EV新能源计划2023年三箭齐发,在新品牌、新平台及新产品上全面布局。今年1月,东风EV新能源推出起售价不到6万元的纳米BOX轻风版,进一步丰富产品布局,构建起201km、331km、351km三种续驶里程版本共七款车型的纳米BOX家族产品矩阵。据悉,今年7月,东风EV新能源还将在品牌日正式发布品牌。同时,新平台S3将首次启用,S31也将正式上市。此外,2024年,东风EV新能源还将推出定位“多功能趣玩跨界”的S32。2023年,东风EV新能源目标销售10万辆,2025年销量超30万辆,未来10年销售增速计划提升20%。
已经推出东风风行菱智M5 EV、东风风行S50 EV等新能源产品的东风风行,则于去年11月发布新能源品牌战略“光合计划”,计划在未来3年内实现全面电动化,在5年内停止燃油车生产。其全新发布的新能源专属EMA-E架构可兼顾纯电及混动两种新能源动力。不难发现,在全面转型电动化后,东风风行将致力于纯电和混动两大市场。在产品布局上,东风风行计划未来3年推出10款新能源产品。2023年,紧凑型纯电SUV风行雷霆将正式上市,全新旗舰级新能源MPV产品也将发布;到2024年,东风风行将推出全新纯电动轿车、第二代纯电动SUV、全新PHEV SUV以及纯电商用MPV产品;2025年,东风风行纯电家用MPV、第二代PHEV MPV以及第二代纯电商用MPV上市。
去年实现7.62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的东风风神,今年将挑战全年整车销量30万辆目标,并全力深化新能源转型。
在营销上稍逊一筹的岚图,则把市场、平台和用户作为岚图2023年发力的重点方向。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在致岚图汽车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也坦言,岚图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便是品牌知名度、销售体验和服务体验。“今年我们的核心策略是,重点市场、重点平台和重点人群打透,更加聚焦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卢放说说。今年1月,岚图新增了4家岚图空间,覆盖4个城市。截至1月底,岚图已开设140家岚图空间。
此外,东风还于去年正式发布猛士品牌,定位豪华电动越野。基于东风自主开发的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也完成全球首发,猛士M-Terrain、M-Terrain S两款概念车进行全球首秀。据了解,猛士科技工业园项目整体结构于去年年底正式封顶,将于今年正式投产。从今年开始,猛士品牌产品将面向市场投放。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猛士品牌将作为独立公司运作,首款车型或为东风民用版猛士纯电版,预售价约60万~70万元。

入局晚 前路何在
“东风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还是晚了一些。无论是跟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相比,还是与‘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相比,东风电动化转型步伐较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风生水起的车企,如比亚迪、蔚来等车企,都布局较早,技术路线明确,产品、技术都已经过多轮迭代。反观东风,还稍显稚嫩。张翔也认为,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存在感较低的原因,便是错过了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发展期。起步较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期的亏损风险,但这也使得东风错失市场机遇。与相对成熟的其他品牌产品相比,东风的新能源产品难免容易让人忽略。
不过,即便是早早抓住电动化机遇,也不意味着就能成功实现转型。如北汽集团,早在2019年前后,北汽新能源市场表现颇为突出,北汽EU系列更是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第一的车型,2019年累计销量超11万辆。然而,2020年之后,北汽新能源走上下坡路。万众瞩目的北汽极狐,即便是有华为造势,也没能真正打响品牌。
对此,付于武强调,传统车企转型本就需要大量、长期的投入,要首先转变思想才能真正拥抱变革。“近段时间以来,大众、丰田等车企相继经历了重大人事调整,这意味着汽车产业颠覆性变革下需要从上而下的思想转型。”付于武说,跨国车企如今都在主动拥抱变革,自主品牌亦如是。电动化转型不仅是领导层的决策,更是企业从上到下的转变,必须要敢于“断臂求生”,才能从根上解决转型之困。
张翔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传统车企不足以支撑。同时,传统车企包袱重、摊子大,很容易顾此失彼。因此,他认为,传统车企要想发展好新能源汽车,必须把新能源品牌独立出来,切忌与传统燃油车业务混为一谈。以广汽埃安为例,2021年完成资产重组的埃安于去年8月在广州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10月,埃安完成超180亿元A轮融资;今年埃安将进行首次IPO。
在付于武看来,在补贴取消、外资企业发力、新产品“井喷式”涌现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全新一轮洗牌。此外,近段时间以来,特斯拉多轮大幅降价也给其他新能源车企带来巨大压力,让新能源汽车这池春水变得愈发浑浊。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东风尚处于第二甚至第三集团军之列,上升之路颇为艰难。好在,过去几年间,东风已在电动化领域积累诸多技术,岚图在不到3年时间里累计申请专利1771件,专利增长速度位居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一,以强劲的技术实力打响“翻身仗”。“有竞争力、产品力、影响力以及能够更加精准把握市场的车企,才会在之后不断地洗牌中屹立不倒。”付于武道。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