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海配
全国服务热线
13655495918

关注欧盟新电池法动向,加快电池技术革新 | 泰达呼声

   2022-09-13 中国汽车报网2840
核心提示:9月2~4日,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其中,在双碳论坛: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变局中,多位
 9月2~4日,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其中,在“双碳论坛: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变局”中,多位嘉宾进行了分享和探索,他们分别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师办公室新能源专项总工程师、新能源检验中心总工程师王芳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技术中心主任张放南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陶研究院院长何泓材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

密切跟踪欧盟新电池法规动向

“新的低碳贸易壁垒正在形成。”王芳指出。当前,欧盟、美国、日本都在陆续提出未来关于碳贸易的政策和制度。其中,欧盟在车辆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阶段,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供应链法》、《塑料法》等,在回收环节对于可回收材料的占比也有要求。

对此,王芳强调:“未来我国的动力电池要想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是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核算与要求,必须充分考量和评估低碳贸易制度。”

刘彦龙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行业要密切跟踪欧盟新电池法规的变化,因为欧盟新电池法规提出了动力电池的碳足迹要求,未来也有碳足迹阈值要求。国内企业产品要出口到欧洲,一定要关注碳足迹。协会已经启动了中国电池行业能效对标和碳足迹的研究工作。”

另外,欧洲已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投资热点地区,韩国、中国以及欧洲本土电池厂商都在加快在欧洲的产业化布局。“根据各家现有与规划产能统计,到2022年二季度欧洲动力电池产能为106 GWh,到2027年规划产能为1110 GWh。”刘彦龙表示。

加快研发高性能、低成本新型锂电池与新体系电池

从技术前沿趋势来看,刘彦龙指出:“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是采用高电压、高容量正极/负极等材料。新体系电池包括锂流电池等。目前新型锂离子电池逐步实现商业化,并且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全面转向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不过,新体系电池要实现在汽车上的应用,我们预计可能最快要在2030年以后。动力电池无钴化、高镍化是两个主要方向。”

张放南也认为:“高性价比的低成本技术方向会成为电池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低钴无钴化、低镍无钴化正极;锰酸锂正极、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厚电极、干法电极等新技术。”他还指出:“快充化尤其是超级快充将成为高端市场未来的发力点。未来快充技术的发展将成为电池企业技术争夺点,例如快充负极、快充包覆技术、双层涂布、快充电解液等领域。高端化另一个方向就是高能量密度。”

事实上,近两年,无论是主流车企还是电池厂商,都在积极推进电池技术革新,例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广汽弹匣电池等。王芳指出,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多家企业制备出300Wh/kg以上的锂电池,至于新体系电池也在不断突破,例如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根据我们的测试,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510 Wh/kg以上,锂硫电池也能达到510 Wh/kg,固态电池样品可以达到420 Wh/kg,钠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60 Wh/kg。大家都在不断尝试新技术的突破。”王芳表示。

固态电池成研发重点

由于能量密度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固态电池在国内外颇受关注。以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类复合材料为主的固态电解质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

何泓材表示:“到目前为止,锂电池固态化基本是公认的发展趋势。固态锂电池是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其技术的核心和壁垒是材料的创新开发。材料突破之时就是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的时候。”进展方面,何泓材透露,苏州清陶今年进行了规模化量产生产线建设,“我们的固态电池上车已经非常接近了,已经进入了规模化量产的新阶段”。

不过,刘彦龙则指出:“目前来看,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将经历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三个过程,最终将由固态电池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电芯,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目前声称产业化的固态电池是固液混合的锂离子电池。”

2025年后电池回收量将明显提升

正如王芳所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循环、低碳、绿色、耐久成为重要课题。其中,循环方面,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是关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

“考虑到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以及动力电池工艺水平提高、梯次产品管理加严、电池特性对回收利用影响、再生金属回收率等影响因素,2021-2025年,再生金属回收量增速平缓,2025-2030年,进入相对快速增长阶段。”王芳指出。

具体规模方面,据预测,2025年我国再生回收金属量中锂、钴、锰约0.5万吨,镍约1.2万吨。2030年我国再生回收金属量中锂、钴约1.5万吨,镍近6万吨,锰近2万吨。“回收金属在动力电池使用中的占比也会不断提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对国外金属材料的依赖度。同时,通过回收再生,考虑到电池梯次利用再生里面的减排核算,也可以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减排效益。”王芳表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