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海配
全国服务热线
13655495918

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市场走向

   2021-04-25 艾媒咨询2040
核心提示:近日,特斯拉因刹车失灵连提几条热搜。其中,#特斯拉展台变维权现场# #特斯拉道歉#等阅读量均超过1亿阅读,共引发数万人讨论。而
        近日,特斯拉因刹车失灵连提几条热搜。其中,#特斯拉展台变维权现场# #特斯拉道歉#等阅读量均超过1亿阅读,共引发数万人讨论。而多个央媒接连发声,舆论也持续发酵,面对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特斯拉在4月20日深夜道歉,表示要成立处理小组,专事专办,满足车主诉求。

至此,一直处于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重新映入大众眼帘,安全问题也再次引起消费者的重视。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指出,特斯拉消费者“出格”维权,揭示电动车行业制度性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就连董明珠数日前也表示“看好新能源”。

更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小米等巨头也纷纷下场造车,而华为也开启了卖车之路。4月19日,华为携手赛力斯推出华为智选生态新品类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截至目前,华为智选生态已提供个人、家庭、办公、出行等领域150+品牌和450+品类,连接超过全球5400万用户。

可见,在中国汽车行业滞胀、燃油车走下坡路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一个全新的赛道。由此,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及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报告不仅围绕2020年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产销情况、热点动态、关键数据,还通过对特斯拉、小鹏汽车等标杆车企详细剖析,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了总结,并预测2021年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特斯拉、宝马、小鹏汽车、比亚迪、北汽蓝谷

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节选: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驱动力分析:经济(一)

2020年上半年,多数车企出现营收和净利双双负增长的局面,除了疫情因素,行业发展滞胀问题也比较严重,导致第一季度汽车工业绝对值同比下降26.0%。但是汽车工业对国家的GDP拉动作用十分大,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0.36%,因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及车企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国家十分重视汽车行业问题的解决,并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突破口。

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驱动力分析:政策(一)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全方位激励政策,从研发环节的政府补助、生产环节的双积分,到消费环节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到使用环节的不限牌不限购,运营侧的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图片

2020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数据显示,疫情爆发初期,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传统汽车同比降幅大于新能源汽车。随着防疫工作稳步推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行业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随之释放,传统汽车销量率先恢复,但到了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今年首次同比正增长,增幅甚至超过了传统汽车。

图片

2017-2020H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市场占比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大国。2017-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几乎均占全球销量的一半。而疫情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第一,销售占比达到43.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各国政府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政策扶持研发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图片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基本画像分析

数据显示,从性别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两者占比较为均衡;从年龄分布来看,受访用户中26-35岁人群占比最高;从收入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薪资多在5000元以上;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消费人群最多,可能这与地区的发达程度有一定关联。

图片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选购价位分析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购车预算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其中,21万-40万车型是最受关注的价格区间,价格区间为10万-20万车型次之。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21万-40万这个价位里,能过滤掉大部分档次不足、续航差的低档车型,因此各车企争夺该市场并不足为奇。

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此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在于B端和限购限行的一线城市,但2020年B端市场需求明显下滑,而限购限行城市需求也遇到瓶颈,新能源汽车急需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而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潜在市场。同时,在国家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开拓下沉市场将成为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的充电基础设施还未全面推开,同时市面上缺少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车辆产品,未来要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进农村,还需要持续推动。

图片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