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海配
全国服务热线
13655495918

聚焦低碳、芯片与安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业峰会在京举行

   2022-11-17 中国汽车报2650
核心提示:近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2年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
 近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2年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数字赋能电动化、智造激发新引擎”为主题,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行业及研究机构,一汽集团、东软集团、360等企业的代表,围绕智能制造、数字赋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重点涉及碳中和、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汽车芯片等行业热点。

另外,会议期间进行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2)》发布仪式,还公布了“2022年数字汽车大赛”决赛晋级名单,并宣布大赛决赛拟于本月底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

工信部: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为产业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联盟理事长张相木透露,截至今年11月4日,新能源汽车监测与管理平台接入车辆突破了1100万辆。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副处长刘斯明也指出,我国新能源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今年1~10月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平均续航里程从2012年的150公里左右,提升到400公里以上;中国品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更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刘斯明表示。今年4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刘斯明在会上透露,从近期调研情况来看,各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部分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努力提升车辆安全水平,但也有部分企业存在不符合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的现象,车辆应接未接,监测数据缺失,企业平台形同虚设。

刘斯明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包括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优化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方案,加大抽查力度,加强宣传引导。

网络安全亟待完善

除了产品质量和运行安全,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全新挑战,国内外都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存在内生共性问题,即软硬件的漏洞后门,基于此进行的网络攻击可以直接带来勒索、盗窃、大规模车辆恶意操控风险,还有数据泄漏等网络安全事件。“如果内生的漏洞后门问题不解决,系统自身难保,很难谈系统安全之上的数据安全、应用安全。”邬江兴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也表示,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都是智能汽车,一旦被黑客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云端层、路测层、车端层、车内层立体网联防护墙技术体系亟待完善。

电池材料价格暴涨和缺芯“非常不正常”

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即供应链安全。孙逢春指出:“从供应链安全来看,我国现在核心原材料对外依存度相当高,特别是电池材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暴涨。同时,疫情和地缘政治原因使缺芯问题凸显,产业链自主可控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相关部门现在大力抓的一件事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也谈到了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和缺芯问题,并认为这些现象“非常不正常”、“产业链有收割现象”、“希望全行业团结起来共同面对”。

具体到汽车芯片,实现国产芯片自立自强、自主可控,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原诚寅指出,随着车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规级芯片将会成为整个半导体市场增量的主要动力,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芯片市场增速更快,高达20%,但目前主要供应商还是国外芯片企业,进口风险犹存。“随着市场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应该把握住中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巨大市场空间,快速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原诚寅表示。

全生命周期碳核算挑战大

除了安全问题外,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低碳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课题。具体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孙逢春强调,贯穿全生命周期和产业链的碳核算,是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能源机构有待优化、重型车电动化有待加快、碳核算困难、发达国家设置从整车到零部件的碳排放贸易壁垒等。

正如孙逢春所言,新能源汽车是低碳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通过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能源转型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促进了交通领域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

贺克斌指出,在碳中和情景下,206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转型,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70%以上,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60%以上。

另外,从欧洲专利局和国际能源署统计的专利申请量来看,低碳能源技术正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逐渐转向交叉前沿领域,例如电池、氢气、智能电网、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从地区来看,欧洲的低碳能源专利总量排在第一位,占比为28%(仅德国就占11.6%),其次是日本(25%)、美国(20%)和韩国(10%),而中国(8%)排在第五位。“我们未来要增强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竞争力,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贺克斌表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