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到电动车爆炸事故的影响,电动车安全问题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人把电动车安全隐患视野转到了电动车上楼充电的问题上。
多地发生电动车上楼充电爆炸事故
5月10日晚,合肥市航空新城小区C5号楼的一位业主,从负一层拎着电动车锂电池进入电梯准备回家充电。刚进电梯后几秒,由于没有拿稳,锂电池受到撞击,瞬间浓烟弥漫电梯轿厢,随即起火。好在这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5月19日,青浦区陈桥村一居民家中正在充电的电动车起火,车主刘某把电动车停在室内客厅接近楼梯口处位置进行充电,随后就上楼休息了,半夜被邻居叫醒,这才发现电动车已经起火,他与其他两名租客从两楼窗户逃生。

多地针对电动车上楼充电”放大招“
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处就加紧推进“智慧云梯”建设,观音寺街道已安转150部电梯,预计7月1日前完成667部“智慧云梯”建设。目前,观音寺街道正在积极协调各社区物业,加快梯控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实现全覆盖,达到电动车“零上楼”目标。

无独有偶,上海多个小区为了不让电动车上电梯,用上了一项“黑科技”,电梯可通过智慧“阻车”感应系统,自动“拒载”电瓶车上楼,助力楼道治理。据悉该系统将于不久后全面覆盖整个小区。

多地针对电动车上楼充电”立规矩“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对于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问题的规定。
《条例》明确相关法律责任,电动自行车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对人员密集场所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5月3日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根据《消防法》责令其立即整改,对电动自行车违法停放楼道内开出首张罚单:罚200元!
5月12日,市民孙某违规将电瓶车停放在楼道内,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此开出了今年首张《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对当事人做出警告处罚,责令其立即改正。

总结
提醒广大车主:别把电动车上楼充电不当回事了。不要再为了图方便在楼道内充电瓶车,否则就不是一张罚单那么简单,有可能因为违规充电危害全家的生命安全,毕竟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前。